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的前身《工农兵通讯》创刊于1933年的江西瑞金,是红中社(新华社的前身)的业务刊物;红军长征到延安后,改为《通讯》。建国后,正式创办《新闻业务》,1956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中国记者》收录于北大核心1992-2014版目录。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华社将社内三个面向全国的业务刊物(《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在《新闻业务》的基础上合而为一,创办《中国记者》,1987年1月正式出版。 办刊理念 1987年1月,《中国记者》问世。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融三刊精华于一炉,实行“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的编辑方针,在同类刊物中显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90年代初,总结办刊经验,《中国记者》提出新闻期刊是“舆论导向之导向”的观点,得到新闻界的普遍认可。

党的十五大后,《中国记者》提出“用办新闻媒体的办法办新闻业务刊物”的观点,得到有关舆论管理部门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认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记者》提出新闻媒介要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组织一系列沟通媒介与企业的活动,成为企业产品和理念服务社会的高速引擎和巧妙平台。 发展背景 新华通讯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记者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新闻信息采集之快捷、全面、准确、权威。 《中国记者》以新华通讯社为编辑背景,是世界上有影响的中文新闻业务刊物之一。 专业评价 根据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国科技情报所等机构对国内1万多种期刊按130类进行分析、检索的结果,《中国记者》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该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和确认机构。

《中国记者》连续三届(1992年、1996年、1999年)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 2001年2月,《中国记者》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 行业地位及影响 《中国记者》编委会主任由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亲自担任,新华社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编委;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领导、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31家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以及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文汇报四家省级报纸的社长或总编辑是《中国记者》的特邀顾问。《中国记者》总编辑担任中国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奖评委等。

主要栏目:

特别策划、 案例与方法、 融媒体、 新时代记者走基层手记、 学者视线、 媒体观察、 专稿、 焦点、 学习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期刊收录:

中国记者投稿指南

《中国记者》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精炼。

2、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5000-5400字符.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使用外文字母与符号时,一定要分清斜体、大小写、上下角字母、数码的符合位置高低及使用规则。

4、来稿文末应附带详细的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工作单位、职称、职位、研究方向)和作者联系方式(手机、联系地址、邮编、邮箱、QQ等)。

5、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方便以后联系作者。

6、来稿应该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

7、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8、稿件投到本刊之日期,三个月后不见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恕不另行通知。

9、论文发表后,赠当期杂志1-2册,以供作者使用。

相关杂志

新媒体与社会杂志封面

新媒体与社会

军事记者杂志封面

军事记者

新闻窗杂志封面

新闻窗

传媒论坛杂志封面

传媒论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杂志封面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新闻知识杂志封面

新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