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评论

《科学文化评论》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主办。

《科学文化评论》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以及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以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文化评论》的栏目设计,基本上依照国际学术刊物的通行规范,按论文、评论(包括争鸣、笔谈、访谈等)和书评等加以分类。为本刊撰稿的知名学者有杨振宁、李政道、李学勤、资中筠、饶毅等。读者对象,除专门从事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学者外,还包括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广大知识群: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艺术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员。

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人物·访谈、学术沙龙、书评·书介等。

主要栏目:

专题、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人物访谈、学术沙龙、书评·书介等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期刊收录:

科学文化评论投稿指南

《科学文化评论》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根据学界关注热点组织相关专题讨论,并设有以下栏目:

科学与人文:国内外学术思想和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与哲学探讨;

科技与社会:科研机构与体制,科技与社会互动产生的问题;

学术沙龙:热点问题讨论、学术观点商榷;

人物·访谈:著名科学家及相关学者的生平和思想研究,重要科学家的访谈;

书评·书介:科学、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普等领域学术新著的评介。

来稿字数(含注释和参考文献)一般为15千字以下,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并付薄酬。

学术论文撰稿格式和文献注释要求如下:

1.标题、摘要、关键词

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副标题另起一行,小四宋体加粗,均居中,副标题之前无破折号。主副标题间不空行。

作者为小四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脚注(作者简介:)中注明姓名、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和职称(学历)、E-mail。

受基金资助者另起脚注(基金项目:)注明。

作者简介:×××,1974年生,湖南长沙人,×××大学副教授。E-mail:name@sina.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摘要”和“关键词”为五号黑体,后面不加冒号,空一字符。其内容为五号楷体。摘要一般2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6个。各关键词之间空一字符,楷体,五号字。关键词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2.正文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以“一二三……”排序。

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以“1.2.3……”排序。

三级标题以“1.1”、“1.2”排序。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专用符号(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学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除常见者外凡首次出现时在圆括号内注明原文。

强调词汇,汉字一律用楷体,不加点或加黑;西文强调文字用斜体。

正文中的整段引文使用楷体,左缩进2字符。

3.文内参考文献

作者引用的反映论文科学依据和文献出处的材料,除公开出版物外,还包括档案和内部文献,但不包括手稿、通信、网络等资料。

⑴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序号写在方括号[]内,置于右上角。

⑵某一处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标注形式为:[3,4,9]或[3-5]。

⑶多次引用同一文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文献著录,页码不同时,应改用随文注,格式为:([1],页12)。

⑷文献类型及标识

专著 报纸 档案/内部资料 报告 其他 [M] [N] [B] [R] [Z]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会议录/论文集 学位论文
字母标识 [J] [C] [D]

注:析出文献标识同于源文献类型,出自同一源文献的不同析出文献,应视为不同文献。“Z”主要指辞典等其它资料。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为四号宋体加粗,居左无缩进,上空一行。文献为小五号。

⑴.图书

[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1]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5-56.

[2]Ben-DavidJ..TheScientist’sRoleinSociety[M].NewJersey:PrenticeHall,1971,32.

⑵.期刊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J].报刊名,年,卷(期):起讫页.

[1]王扬宗.中国院士制度的建立及其问题[J].科学文化评论,2005,2(6):5-22.

⑶.论文集

[序号]作者.子目名[C].主编者.丛书(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1]石云里.潜心光学光照千秋――郑复光传略[C].见王鹤鸣等主编.科坛名流.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22.

⑷.报纸

[序号]作者.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樊洪业.院士制度七辨[N].科学时报,2005-06-06:6.

⑸.档案

[序号]作者.档案题目[B].卷宗名称.时间.收藏地点:收藏单位,档案号.

[1]佚名.化学所基本情况统计材料[B].化学所关于1964年研究工作计划.1963年12月.北京:中国科学院档案馆,A012-075.

⑹脚注格式

对正文某些内容所作的必要解释和说明,可采用脚注形式,注释性语言应尽可能简洁,针对性强。用圈码,每页重新编号。此外未发表的通信、回忆、采访笔录、手稿、网络资料等,均采用脚注形式。

①王季同(1875-1948),字孟晋,号小徐,清末民初著名的数学家和机电专家。

相关杂志

华中学术杂志封面

华中学术

北京纪事杂志封面

北京纪事

外国经济与管理杂志封面

外国经济与管理

社科信息文荟杂志封面

社科信息文荟

消费导刊杂志封面

消费导刊

湖北社会科学杂志封面

湖北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