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术期刊 农业科技 农业综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是江西农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农业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228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6-1028/S。创办于1979年(创刊时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报》,1980年随校名改为现刊名)。首任主编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章士美教授,编辑部主任是柳志慎编审。现任学报顾问为颜龙安院士,主任委员为江西农业大学校长赵小敏教授,主编为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教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立足于国际国内农业科学的发展前沿,理论探索为主,面向社会,刊载有关作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林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等。

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前列。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本刊2015年度被CA(SciFinder Scholar)收录153篇,名列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前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A)、意大利《农业索引》(Agrindex)、英国《动物学记录》(ZR)、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学中心文摘》(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信息源》、《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信息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等20多种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自创刊以来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原农业部、原新闻出版总署、原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华东地区优秀报刊评审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原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期刊协会等颁发的50余项奖励。2001年以“百种重点科技期刊”身份,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6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届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成为首批入选江西省“名刊建设工程”期刊,2011年期刊社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4入选江西省第二届“名刊建设工程”期刊,2016年、2018年荣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19年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核心库。2020年7月列入农林领域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期刊(T3级)。

主要栏目:

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

期刊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期刊收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投稿指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是江西农业大学主管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类农业学术刊物,创刊于 1979 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连续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江西省“名刊建设工程”期刊。刊期为双月刊,每双月 20日出版,A4 开本,公开发行。

本刊立足于国际国内农业科学的发展前沿,理论探索为主,面向社会,刊载有关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等。本刊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林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以及农林行业部门管理者。

1 来稿要求

1.1 文稿务必论点鲜明、信息准确、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保密制度、作者的署名人数及顺序有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无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所有署名作者需要对文稿署名认可;本刊反对一稿多投。

1.2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含单位名称、 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文章标志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1.3 来稿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资助的基金项目(有则写):包括课题来源及基金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及所从事的专业方向,ORCID,E-mail,具体格式请参考我刊论文模板和近期学报。

1.4 题名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 20 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名。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不要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

1.5 摘要 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内容,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字数一般控制在 500~800 字),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1.6 正文 各层次标题可用阿拉伯数字联系编号,如 1,1.1,1.1.1,2,2.1,2.1.1……,层次划分一般不应超过 3 级,均左顶格编排。

1.7 图和表 应精选和精心设计,具有自明性,避免文、表、图相互重复。图要大小适中(半栏图宽≤7.5 cm,通栏图宽≤16.0 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分辨率 300,反差适宜,裁剪得当,有些图片应标明放大倍数。表采用三线表设计,标目要明确。图表内容应与正文相一致,图序和图题、表序和表题、表头、表项,以及图表注释均采用中英文对照。

表格的要素:表题中英对照,横纵表项中英文对照(用“量/单位”形式,复合单位用括号,后跟横 纵表项的英文对照),注采用中英对照。

1.8 量和单位 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符号、单位、数字等应该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要 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1.9 对作者参阅和摘引的同行已有的相关或相近研究要在参考文献中给以著录。参考文献应为公 开发表的资料,并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 标出,须区分著录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阅读型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 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 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引文参考 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中文参考文献后须著录对应的英文对照。

2 注意事项

2.1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根据《著作权法》 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作适当的文字性修改,删节或退请作者自行修改,如作者不允许对文稿修 改,请在来稿时说明。

2.2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 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 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中国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 Library)”、北京超星公司“超星学术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若 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予以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3 请在来稿时注明作者或联系人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2.4 凡投本刊的稿件,均在 2 个月内告之处理意见(双方另有约定和寒暑假除外),请勿一稿多投。

相关杂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封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封面

农业科技与信息

吉林农业杂志封面

吉林农业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封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特产研究杂志封面

特产研究

农业工程技术杂志封面

农业工程技术